找到相关内容941篇,用时3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说十善业道经注

    摄者,《十善业道经》者,出《海龙王经·十德六度品》,诸家目录皆收于大乘律部,是故此经三藏之中毗尼藏摄,二之中菩萨摄。若约教相,方等熟酥之味也。  三转译因缘者。 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父难陀译  唐者...如来者,如实道来成正觉,故名如来。如来圆满无量善行,故相好光明亦无有边,超过一切世间也。  △二以菩萨为证。  汝又观此诸大菩萨,妙色严净,一切皆由修习无量福德而生。  更无等比,更无过上,故称曰妙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4865308.html
  • 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思想的关系

    ,是声闻人,是二道;中善,既不爱取,亦不依住不爱取,是无色界,是禅那病,是菩萨缚;后善,既不依住不爱取,亦不作不依住知解,免堕菩萨,见自己佛性,如佛地断二愚。再进一步透此三句,不被此三段管,才是最...在这里坐,山河大地,森罗万像,总在这里,所以嫌他,与么唾。"侍者云:"此是好事,和尚为什么却嫌?"师云:"于汝则好,于我则嫌。"侍者云:"此是什么人境界?"师云:"此是菩萨人境界。"后鼓山举此因缘云:...

    邱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61965341.html
  • 王恩洋: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释论(2)

    所修因非但离于三事相想,即名清净。要当远离我住我修我降伏心,如是诸想方得净故,如经应生如是心,乃至实无有法名为发菩萨者。此复云何?第一义无有众生得般涅槃,亦无有法名为菩萨发心住果修行降伏,于无有中而...教教化有情。此二唯圣,通于三。或有说言,慧眼声闻二智,法眼菩萨二智。能达人空名为慧眼,俱达法空故名法眼。然佛既具慧眼,则不但声闻。须菩提慧眼闻经,则亦不但为根本智。当知但言慧眼则摄二智。并言慧眼法眼则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74665412.html
  • 金刚经札记(1)

    10卷、《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》10卷、《弥勒菩萨所问经论》5卷、《究竟一宝性论》4卷(阙本)、《法华经论》2卷、《宝积经论》4卷等共30部,101卷。据李廓《众经目录》所记,他室内梵本万夹,译稿满屋...第四节 关于大乘《般若经》的概说   《般若经》通于大、小二,即通常所谓的“共般若”与“不共般若”。“共”者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三人同听;“不共”者,不共二人听,独被菩萨。所以,《般若经》被称为是...

    曲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2165507.html
  • 天台宗史略(二)

    读诵法华经,由此精进,能获得六牙白象普贤菩萨灌顶,而得大开智慧。“无相行”,是依经中安乐行品,即深修禅定,能获一切诸法中,心相寂灭,毕竟不生之三昧,亦即是证得法华三昧,如文中说:  无相行者,即是安乐行,...小果。  (2)适教:通者,同也。此指佛陀针对三人,共同说法,明无生四谛,体法空理,其教义通于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。方等、般若中所说三共行者,即属此教。如四教义卷一,引大品经云:  欲学声闻者,...

    刘果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5365540.html
  • 论法相宗新罗系的理论特色

    褊狭姓和排他性一面,但是,最终将这一倾向系统化为“五种姓”说的,则是瑜伽行派信奉的经典和论著。此“五种姓”是根据众生自身是否具有解脱成佛的“因缘”来划分,有所谓菩萨、缘觉、声闻成、不定性和无姓等五...学著名的人物,曾从法常受菩萨戒。法常原是地论师昙延的弟子,后又以擅长《摄论》而独步长安,华严宗二祖智俨、法相宗玄奘和圆测,都曾就学于他的门下。因此,慈藏所学也属地论学和摄论学的性宗范围。  以唐太...

    杜继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22765747.html
  • 唐君毅《谈中国佛学中之判教问题》

    闻、独觉之三之别,才是实说。但是照天台宗、华严宗承法华经,涅槃经而来的说法,则恰好相反;他们以为佛说有一阐提人不能成佛,说有声闻、独觉、菩萨之三之别,只是权说,乃为有的人觉得由菩萨行而成佛的路途太遥远,然后释迦对这些人说声闻、缘觉为究竟,而有三之别。其实只有由菩萨至佛之一乘法,才是究竟法。此涅槃天台华严的看法及唯识法相的看法,是相反的。但这两种不同的观点,却有著同样的精神,即是把看似矛盾...

    唐君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53965928.html
  • 从现象还原法试探“五重唯识观”的哲学意涵(上)

    是依行者根器,尤其悲愿的广狭而提出。因此不应把“大、小乘”理解成相互无关,甚或对立不容者,事实上就二者同观无常、无我性这一点来说,双方是同质的。何况,所谓“小乘慧”实际上是“三共慧”,大乘慧指“菩萨不共慧”。二根器差异在慧观上使他们选择不同的观境。小乘慧直接取有情自我的身心为缘作观察,不注意外境,大乘慧除一已外,亦遍取身心以外一切境,最终虽以观无我、无我所而趋解脱,但在此以前却广观一切法[...

    刘宇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3665974.html
  • 从修止观到说止观--天台智者大师创建止观学说的过程

    的程度不同,则产生了三与佛的差异,如《大般涅槃经?师子吼菩萨品》指出:十住菩萨智慧力多,三昧力少,是故不得明见佛性。声闻、缘觉三昧力多,智慧力少,以是因缘不见佛性。诸佛世尊定慧等故,明见佛性了了无碍...崇;摩法虚宗,玄旨幽赜。可崇则情事易显,幽赜则理性难通。」[11] 此处所指的「之二轨」,即菩萨与声闻,意谓达摩所传大乘禅法超言象之表,曲高和寡,不像僧稠禅法那样重家法传承且有明确的修学次第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15466276.html
  • 弥勒净土法门概要目次

    菩萨及佛)的法门。  无论是何种根性的人,只要能得生兜率净土,亲揭弥勒菩萨,昼夜六时闻法修行,必定向上胜近,同归佛道,无须顾虑会有退堕。所以,敬请真诚发愿往生,常念"当来下生弥勒佛"!  五....弥勒净土法门概要目次  一.宗主--弥勒菩萨  二.弥勒净土--兜率内院舆龙华三会之人间净土  三.龙华三会  四.弥勒净土法门之殊胜  五.弥勒净土法门的修持及成就之差别  六.弥勒信仰之源流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41866400.html